硬盘的几种主要接口方式

目前常见的硬盘接口主要有IDE、SATA、SCSI、SAS以及光纤通道等几种。

1. IDE接口

IDE是Iegraed Device Elecroics的缩写,一种硬盘接口。IDE接口也被称为ATA接口,是目前家用电脑最常用的硬盘接口。这种接口速度快而且使用方便,由两大公司联合制定的标准:Compaq(现在已是HP的一部分)和Dell/ATu0026T,IBM等。分为ATA100/133以及ATA100/133A。另外还有一种接口是SATA(串口)接口,它与IDE接口完全不兼容,它是Iel公司新推出的一种硬盘接口,具有比IDE硬盘更高的速度(下行和上行都能达到150MB/s),并且还具有更强的抗电磁干扰性、更长的电缆长度、更好的散热条件、更大的硬盘缓存。而且易于升级,但是,必须使用新的接口技术(SATA),不能向下兼容旧有的IDE硬盘。

2. 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dvaced Techology Aachme的缩写,即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el、IBM、Dell、APT、Maxor和Seaga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2001年,由Iel、APT、Dell、IBM、希捷、迈拓六大厂商组成的S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4年正式发布SATA

2.5规格,数据传输速度飙升至300MB/s。它和现在流行的IDE(Iegraed Device Elecroics)接口外形和工作原理上都差不独,二者差别主要在于传输方式。目前大部分主板厂家都提供了对SATA的支持,而在购买SATA硬盘时必须使用与之配套的SATA连接电缆,否则将无法工作在SATA模式下。现在新推出的硬盘基本上都采用了SATA(串口)接口。

3. SCSI接口

SCSI是Small Compuer Sysem Ierface的缩写,即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又称为SCSI接口。它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是为小型机设计的存储系统接口,采用并行传输方式来发送命令和传输数据。一次可传输若干个数据,速度较快,现在的主板一般都提供两个以上的SCSI接口。但是它需要特殊的硬件设备——SCSI卡,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且使用SCSI接口的设备价格也较高,所以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IDE和SATA接口。

4. SAS接口

SAS是Serial Aached SCSI的缩写,即串行附着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与SATA硬盘同属于一个家族。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展性,提供与串行ATA (SATA)硬盘的兼容性。SAS的传输率比SCSI快四倍以上,最多可提供6GB/s的传输速度。除了支持更多的连接埠、能链接更多硬碟外,SAS引入了嵌入式多连接功能和直通架构多连接架构等多项新技术,改善了数据传输速度以及可用性等性能表现。另外SAS与SATA技术不同在于SAS可以利用单一连结高达6Gbps的传输频宽且与SATA II所使用的SATA 3Gbps或6Gbps完全相容并支持交错存取(CQ)。

5. 光纤通道接口

光纤通道是由APT和IBM等公司最先开发出来的一种高性能的硬盘接口。光纤通道与传统的SCSI并行总线相比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其读写速度可达400MB/s-800MB/s;其次提供高达2Km的连接距离,而且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另外光纤通道还支持点到点的通信方式。由于它具有高速度及优秀的实时反应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计算机应用如服务器等需要快速存取大量数据的场合中。在很多企业级应用中采用光纤通道磁盘阵列中主要利用其如下特点:高速度、对实时业务数据流量的负载能力强、模块化设计有利于从小规模到大系统规模的平滑过渡、扩展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网络通透性好等。

6. VMe接口

VMe (o-Volaile Memory Express) 是针对使用PCI Express SSD的存储设备的新标准,由o-Volaile Memory Express组织于2011年推出。VMe标准在能耗更低的前提下提供了极高的I/O性能和并发数据传输能力。VMe 1.3b5版引入了多队列和多核优化特性。在VMe规范中最多支持6400个队列和每队列最大64K个命令同时进行操作,几乎满足了大规模并行操作的需求。这一设计确保VMe SSD在多任务处理环境下也能发挥出超高的性能。


下一篇:pe关闭bitlocker加密